22
2018
-
01
-
钱江彼岸,杭州滨江环业路51号,主楼3楼,杭州海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所在地,看上去并不那么起眼。然而,这家公司在做的一切,正悄悄地改变着中国的装备制造业。 创建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,是入选第九批国家“千人计划”的孙威。芬兰求学、工作六年之后,2007年,这位“70后”博士放弃国外安逸的生活,选择回国创业,投身中国的机电液控制领域。 “国内的装备制造业虽然有各种问题,但生机勃勃。”留学期间的几次短暂回国,孙威看到了国内这一行业必将迎来的变革潮流,更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。把国产做到最好 “斯堪的纳维亚半岛,那里有着全球最硬的石头。”而孙威正在做的事,正是与石头较劲。 本科和硕士就读于浙大机械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,2001年到2004年,在导师推荐下,孙威前往芬兰坦佩雷工业大学,攻读液压控制与自动化博士学位。芬兰有着全世界最好的液压钻机生产链,行业内两大巨头企业的产品、技术和思路,让他对液压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更为深刻,但越往高处走,身边就越是空旷:这一领域里,没有中国的公司和产品,也没有中国人的位置。 “这在国际上是非常成熟的技术。”孙威说,上世纪90年代,国外就已经完成用液压替代气动凿岩机的技术。机械化的方式,既节省了劳力成本,效率也大大提升——一台液压工具的效率,相当于10台气动手动工具同时开工,但当时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仍旧低廉。 2010年前后,这股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的风,刮到了中国沿海。在这背后,是劳动力结构变化带来的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,重体力、职业病、恶劣的工作环境,这些岗位的薪水一升再升,却难以招募到新人——对设备的需求,将中国造就为装备制造业的大市场。 然而,上百乃至上千万元的大型机械,最核心的技术却受制于人,国内的液压移动技术徘徊在低水平,使用设备的企业仍需依赖进口。孙威联系到领域内顶尖的元器件的生产厂商,从代理国外品牌起步,将北欧先进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引入国...